揚州:市區物業管理費欠交率高達60%
揚州新聞網訊 因為一直拖欠物業費不交,近日,市區一家物業公司與兩戶業主對簿公堂。經過法庭調解,業主表示愿意給付物業費。就此,記者昨天走訪了市區多家住宅小區,調查發現,目前我市眾多住宅小區物業費收費依然“蒙目龍”,很多業主交了錢后,認為得不到等值的服務,因此與物管公司之間也發生了諸多矛盾。而拒交物業費,也被小區居民視為維權的法寶。
市區物業費欠交率達60%
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物管公司發現,這樣的事例在眾多住宅小區,特別是一些老小區內,一抓一大把,物業管理費的欠交率平均高達60%左右。
在四季園小區,蘇業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孫女士得知記者來意后,向記者倒出了苦水。她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入駐四季園有十多年了,而每年小區物業管理費欠交率高達80%左右,業主們以種種理由拒交物業費。孫女士向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物價局的規定,每平方米0.25元的物業費,一個40平方米的住房,一年至少要交120元,而今年的物業費,他們是以每戶30元的衛生費的名義上門收取,也只收了三成左右。
物業收費難 難在業主認識有誤區
據了解,物業收費難,很大程度在于業主認識上有誤區。例如,在綠楊新苑,很多業主就認為,房子并沒有入住,也就沒有享受物業服務,當然不用交費。還有的業主財物被竊后,將此怪罪于物管沒有盡到治安管理職責,因而拒交。
一位物業公司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他們的工作經常被業主忽視和不認可。每次遇到什么不滿,業主就會質問他們交納的物業費干什么用了,卻很少意識到物業平時所做的大量的日常工作。“物業提供的很多服務是隱性的,不是一對一的,一些業主對此經常忽視,比如綠地的維護等,業主沒有因此得到很直觀的利益,所以很難意識到物業的工作。”
物業費欠收 還是業主“受罪”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在物業服務上同樣適用。”一位物業公司的負責人在電話中向記者表示:“物業和業主的目的是一致的。通過物業的管理工作,業主達到房產的保值、增值;而物業可以通過管理樹立自己的品牌。如果因不交物業費而造成物業服務跟不上,最后導致房產貶值,業主的利益也會受損。”
這位負責人說,隨著物業管理工作的不斷發展,物業公司的管理范圍已不僅僅局限在看大門、搞衛生之類的管理工作,還包括統籌設計小區標志系統、美化小區環境、舉辦公益活動等,但這些都需要資金的支持,需要兩方面的理解與合作。
“不交物業費,最終吃虧的還是居民自己。”蘇業物業的孫女士表示,因為四季園是老小區,基礎設施陳舊,陰溝經常堵塞、漫溢,很多業主以此為由,認為物業服務不到位,拒交物業費。“我們因為物業費收不上來,資金緊張,只能靠疏通解決臨時問題,長此以往造成惡性循環,最終受苦的還是業主。”
律師:拒交物業費不可取
對于業主動輒就以拒交物業費來維權這一現象,記者采訪了理華律師事務所李明律師。李律師說,大多數物業管理合同中,約定的服務內容比較寬泛,不太具體。為此,只要物業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實施了物業管理,又不是亂收費,如果業主拒交物業費,物管公司訴諸法律,這種案件法庭絕大多數會判決物業公司勝訴。
“物管公司確實服務不到位,業主應該通過業主委員會或直接要求物業公司按照物業合同的約定進行整改,遇物業公司嚴重違反合同約定,如不對公共設施維修、小區環境臟亂差卻拒不整改時,業主可以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門進行投訴,也可以通過業主大會解聘物業公司,還可以向法院起訴。”李律師說。
此外,李律師認為,對于欠費率居高不下的老小區,很多物業公司長期處于虧損狀態,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的矛盾。“老小區普遍存在公用設施老化、維修費用高等問題,物業管理的成本成倍增長,而費用卻沒見增長。有關部門應針對此問題進行調研,以改進服務為中心,爭取有一個合情合理的解決辦法。”
企業項目
Project
友朋期刊
Perio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