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困擾物管公司杭州小區物業費面臨上漲
一方面,安保、保潔人員的用人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物管收費標準多年未變,收繳困難,特別是隨著新的《勞動合同法》實施,對用人制度的進一步規范,杭州的物管公司更加犯難。在人力成本不斷增加的壓力之下,一場物業費漲價風潮是否已經不可避免?昨天,在杭州市物業管理協會的牽頭下,記者與杭城幾家較大的物管公司負責人進行了對話。
人力成本,不可承受之重
采訪中,綠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海榮、南都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韓芳等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杭州小區里保安的平均工資在1100元/月上下,但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后,物管公司必須為員工繳納社保、依法發放工資和加班費,用工成本必然增加,光工資這一塊每人每月就會增加400元以上,加上交納社保等費用,物管公司每月必須為每個保安多支出六七百元的費用。“這樣算下來,請一個保安必須保證有一年兩萬六的支出。”
即使這樣,物管公司依然面臨著招不到人的尷尬境地。浙江華太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力濤分析說,通常小區里的安保、保潔人員都以外來務工人員為主,但是隨著居住成本的上升,這份工作對于他們來說不再有吸引力,而本地人包括下崗員工存在觀念上的問題,大多不愿意從事這方面的工作,使得物管公司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用工瓶頸。
“按照杭州目前的商品房開發體量,今后光小區保安每年就要增加1.2萬名左右,因此用工壓力和人力成本都會繼續增加。”韓芳說。
入不敷出,物管撤離小區
物業管理作為朝陽產業,在我國誕生才20多年,其發展還遠遠沒有成熟。一直以來,在政府部門微利低價的定位下,許多物管企業延續著“微利”甚至“虧損”的經營狀況。《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加劇了這個勞動密集型行業長期存在的“經營透支”、“收入透支”、“用工透支”乃至“違法用工”等矛盾的暴露,加劇了整個行業的困境。
最終,在物業費收繳難、漲價難的現實下,撤離小區成為了物管公司的無奈選擇。據了解,綠城物管已經撤離了全國各地的6個小區,華太物業也已經撤出了大關、拱宸橋等地區的10個小區。比如市區的某小區,總住宅面積才7000平方米,物業費是每平方米0.8元,一年物業費總共收入是10萬元,但是卻要維持11名物管人員,去年物管公司也選擇了撤離。
“相比較北京、上海等地來說,杭州的物業費是比較低的,尤其是與房價相比,存在著嚴重失衡的問題。”韓芳舉了一個例子,當年南都德伽一開始每平方米賣兩三千的時候,每平方米物管費是0.6元,現在二手房已經賣到每平方1.8萬了,物管費也才0.9元,最近才剛剛提高到1.2元。
李海榮認為,物業費的相對偏低,也正是戴德梁行、高力國際等全球五大行都聚集在杭州的寫字樓領域,而沒有進入普通住宅的原因。“曾經有一家全球五大行公司到綠園來參觀,對于綠城物管非常贊賞,但是當了解即使像綠園這樣的標準每月物業費才2.5元時,他們非常驚嘆,連說他們做不到。”
物業費上調,已悄然進行
“如果繼續按照現在的收費標準,我們只有一條生存之路,那就是降低服務標準。”在采訪中,多位物管公司負責人都提到了這一句話。
顯然,這與人們不斷提高的居住品質要求是相背離的。在現實情況下,業主需要更高素質的物管人員,需要更高標準的物管服務。
事實上,一場物業費的調價風潮已經在悄然進行。在蘭桂花園、紫桂花園等綠城部分物業十年沒變的情況下,近來物業費也開始了上調。從去年開始,南都物管已經提高了旗下所有小區的物管費用,平均提高了30%。
“大部分業主委員會和業主都比較理解,比如蘭桂花園物業費提高25%時,400多戶業主里只有一戶不同意。”李海榮說。
同時,行業內專家也提醒,物管公司不應只把目光盯在漲價上,通過自己的服務贏得業主的認可和理解更重要
企業項目
Project
友朋期刊
Perio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