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今起占道停車泊位收費標準調整 一天60元封頂
據廈門日報報道,我市將從今天起執行新的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我市為何調整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標準?新收費標準最大特色是什么?記者昨日就此采訪了物價部門相關負責人。
改善停車泊位利用率
廈門全市現有機動車保有量為90.8萬輛,其中小型汽車50.7萬輛,我市小型汽車擁有率達12.7輛/百人,百人擁車率為全省第一。其中小型車70%以上集中于島內(約35萬輛),此外還有約5萬輛外地牌照車輛。而島內思明、湖里兩區的收費停車泊位數有近19萬個,可見,島內每天有近20萬輛車“無家可歸”。
占道停車泊位自2012年7月1日實行收費以來,停車難問題有所緩解,但與車位的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而新的路面占道停車收費標準與以往相比有兩點明顯調整:首先,一類、二類收費的計費時間大大縮短。以往一類收費標準是每小時5元,不封頂,現在調整為1小時10元,1小時后每半小時加收5元,60元封頂;二類收費標準以往是2小時5元,超過2小時每小時加收3元,現調整為1小時5元,每超半小時加收3元;三類收費不變。原本停車計費以“小時”為計價點,現在“每半小時”加一次價,單次停車費用大大增加了;第二個明顯不同是,以往停車有免費時間,短時間停車不需要付費,現在停車收費沒有免費時間,小型車只要在路面停車位停下車來就要付費。
物價局房產處處長劉超明說,占道停車泊位按照半小時計費,鼓勵快停快走,體現停放時間長短的收費差別,將減少長時間停放占用停車資源的現象。而路面停車沒有免費時間,則是為了把路面停放的車輛引導到地下。
不言而喻,本次調整收費標準增加了占道停車的“成本”。劉超明表示,這是為了告訴市民:買車容易,停車難,養車更難。而增加汽車的使用成本,可抑制汽車消費的過快增長,提倡人們能不開車就不開車。
據悉,目前占道停車收費是不向社會開放承包經營的,收費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由同級財政管理,接受審計部門審計監督。
物業停車位盡量對外開放
據透露,我市將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停車設施,物業區域停車位也將向社會開放。
劉超明表示,物價局將按照企業投資成本、經營成本、投資項目的回收周期確定收費標準。具有公益性的停車樓實行政府定價。除了住宅小區以外,寫字樓、企事業單位停車位向社會開放的收費標準,也將根據所在區域的市場供求選擇指導價收費類別。
本次停車收費調整透露了一個信息:政府希望物業停車位在滿足業主需求前提下,盡量能都對外開放。
企業項目
Project
友朋期刊
Periodical